雁门翼处不身亲,成事安知非楚人。
何事当年良史笔,啬于一传著功臣。
世缘未了治不得,孤负青山心共知。
愁君又入都门去,即是红尘满眼时。
一月林中不裹巾,得钱沽酒未知贫。
樵夫相见漫相识,除却青山无故人。
天高地厚人难见,海阔山遥只自知。
勘破却回休借部,得便宜是落便宜。
早知花木今无主,不把丰碑累放翁。
月俸蚨钱数甚微,不知從宦几时归。
东吴一片轻波在,欲问何人买钓矶。
即物那知身是客,黄花空自委篱东。
泪痕已逐西风尽,只有悲秋写未穷。
闻君前日独庭争,汉帝偏知白马生。忽领簿书游太学,
宁劳侍从厌承明。洛阳本自宜才子,海内而今有直声。
为谢同僚老博士,范云来岁即公卿。
黄巢过后曾收剑,大笑还应作者知。
三十山藤且轻恕,得便宜是落便宜。
空馀青李与来禽,宝墨知谁是赏音。
未若山阴羽衣客,等閒犹识爱鹅心。
人道书岩好,谁知石洞奇。
外缯一径尽,中忽万峰欹。
窍石天成屋,泓泉鬼斸池。
弘中远孙子,宴喜又添诗。
知君学地厌多闻,广渡群生出世氛。
饭色不应殊宝器,树香皆遣入禅薰。
飘流老矣谓知津,邂逅欣然愿卜邻。
不但梁邢丈人行,更吾骚雅社中人。
前秋一见遽为别,今日重来情倍亲。
政自论诗得欢喜,更因话旧忽酸辛。
大用全提作者知,烁迦眼活电光迟。
大悲院里翻身处,临济甘为小厮儿。
喜乐山村,风月知音,信任岁华交换。终日掩柴门,处幽轩,闲看古书慵倦。住坐从容,独行独步,都把声名断。抱守元阳,情忘境灭,气神和冲,升沉无碍,玉炉炼至宝,欲结清凉,重生温暖。寂寂空空,没空色养,真源返扑,默默熟惯。静静与清清,觉心猿意马,没丝毫乱。放旷无拘,恣情散诞。自在逍遥,行满与功成,得无生,尽他鸟兔走,飞腾休管。世情远。修真之士休宜晚。
纵目下看浮世事,方知峭崿与天通。湖边风力归帆上,
岭顶云根在雪中。促韵寒钟催落照,斜行白鸟入遥空。
前人去后后人至,今古异时登眺同。
海内知名士,乘时各树动。
辞华咸彙进,节行乃今闻。
清明升林长,白华开水濆。
缅怀纯茂德,遥睇楚山云。
三绝今非少,元功人未知。
岂云公有憾,时恐世传疑。
谁解吟成史,宁忧罪到诗。
诗成终自愧,空恨一年迟。
瑞节频移意可知,西川西广又江西。
苏黄到处君行部,物色分留待品题。
自知孤宦无材术,谁道京师有政声。
默坐海边何计是,白头亲在凤凰城。
知的含义
拼音:zhī 繁体:知
知
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口矢。段玉裁:“识敏,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。”意思是:认识、知道的事物,可以脱口而出。本义:知道)
同本义 [know]
知,识也。――《玉篇》
知汝远来应有意。――唐·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
心徹为知。――《庄子·外物》
留侯曰:“陛下不知乎?此谋反耳。――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
不知何氏女。――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又
日知基所亡。
汝亦知射。――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不知几千里。――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知其不可而为之。――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知不到(不知道);知风(知道情况
知zhī
⒈晓得,明了:~晓。~道。~己~彼。
⒉使知道:通~。告~。
⒊感觉,认识到:~觉。
⒋见识,学识,学问:~识。求~。真~。
⒌了解:相~。〈引〉相亲:新~。~己。~音。~心人。
⒍主持,主管:~县、~事(旧时指县长)。
⒎〈古〉通"智"。聪明,智慧。
⒏[知遇]被赏识和重用。
⒐[知情]知道案情或事情的底细:~情人。
知zhì 1.聪明;智慧。 2.姓。春秋时晋有知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