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2024年05月04日

三字结尾的诗句,三结尾古诗,结尾是三的古诗词,最后一个字是三的诗词

三字的其他类型
《宿梅下》李曾伯 • 宋朝

春事已十一,梅花才两

青烟回野烧,翠霭护晴岚。

风暖雁将北,日迟人渐南。

病余宜缓辔,勿用客程贪。

《谢杨履道送银茄四首》黄庭坚 • 宋朝

畦丁收尽垂露实,叶底犹藏十二

待得银包已成榖,更当乞种过江南。

《忆江南》王微 • 明朝

寒沙日午雾犹含,萧瑟风光

扑地柳花新燕子,不由人不忆江南。

《漫兴》黄庭坚 • 宋朝

肉食倾人如出凡,藜羹赋我是朝

晓来不倦听衙鼓,云里卷帘山正南。

《闲吟四首》邵雍 • 宋朝

居洛八九载,投心唯二

相逢各白首,共坐多清谈。

人事已默定,世情曾久谙。

酒行勿相逼,徐得奉醺酣。

《过玉山东三塘五首》杨万里 • 宋朝

缲车香里过征衫,白茧黄丝两两

不是秋风上饶路,一生不信有冰蚕。

《偈颂一百二十三首》释崇岳 • 宋朝

西天四七,唐土二

天下老和尚,的的相承,

不容眨眼,老德山因甚拆却佛殿。

《见欧制干》阳枋 • 宋朝

那师万里走东南,性学精微闻两

风月归来深体认,箪瓢自乐细沈涵。

岩前静索龟图秘,蜀口惊呼蚁战酣。

欲觅底寮整残断,峡天分借一屏岚。

《庆远龙隐洞》方信孺 • 宋朝

南山山北北山南,一洞中分路口

飞鹤叫云声自远,懒龙悭雨睡方酣。

襄公淡墨留苍壁,太史高风拂翠岚。

百尺岩前清绝处,道人先我著茅庵。

《送宣皎上人游太白》贾岛 • 唐朝

剃发鬓无雪,去年。山过春草寺,磬度落花潭。

得句才邻约,论宗意在南。峰灵疑懒下,苍翠太虚参。

《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》黄庭坚 • 宋朝

未衰筋力先扶杖,能救衰年十二

八百老彭嗟杖晚,可怜矍铄马征南。

《寿潘介岩》王柏 • 宋朝

宝佑重颁历,祥开甲子

一分春色满,喜溢寿卮宽。

去岁沾余庆,连宵饫豆笾。

今年东望处,紫气护天关。

正阻松椿祝,难忘契谊覃。

只将生硬语,便作瓣香看。

天不生贤数,人培厚德难。

几年涵养力,方到介而安。

出处随时义,从容最可观。

青云平进步,中立了无偏。

一解星屏绂,扁舟归故山。

修门无一字,已决此身閒。

卜筑迁新宇,除书动笋班。

勤渠株邸讲,公论蔼朝端。

善类频回首,争先傒奏篇。

忠嘉当有力,圣德本天涵。

《颂古九首》释普信 • 宋朝

当时卞璧亲持献,未遇徒然更再

折苇渡江江上水,滔滔今古色如蓝。

《偈颂一百二十三首》释祖钦 • 宋朝

呼六为五,破二作

眼观东北,意在西南。

仰山门下却不用遮般茶饭,佛法不怕烂。

《陆文安书稿泛舟二帖赞》岳珂 • 宋朝

自吾道之既南,闽浙湘潭,

鼎立而。圣涂康庄,

先生盖与之扬镳而并骖矣。观其家人唯诺之际,

惟理义是探,似人物是耽,

惟世道是参。公取饱谙,

包罗浑涵,舍是弗谭。

其亦如夫任重道远,必求其所谓合人己而无惭者耶。

璧{彀去弓加王}骈,有此尺函。

《偈颂二十九首》释云 • 宋朝

佛说一乘法,无二亦无

山花开似锦,澖水湛如蓝。

支提遮里,无法可说,

赢得口似匾担。

《四望梅》方蒙仲 • 宋朝

摽梅其实七,此特损其

风赋久不作,有诗谁共谈。

《八月至直沽》张以宁 • 明朝

野泺天低水,人家时两

雁声连漠北,鱼味胜江南。

雪拥芦芽短,寒禁柳眼缄。

持竿吾欲往,拙宦白何堪。

《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》真宗 • 宋朝

维皇新享,至再至

礼备乐奏,憎陛森严。

粢盛芳洁,酒贩旨甘。

云车风马,从术观瞻。

《联句(光、威、裒,姊妹三人,失其姓)》*** • 唐朝

朱楼影直日当午,玉树阴低月已。--光

腻粉暗销银镂合,错刀闲剪泥金衫。--威

绣床怕引乌龙吠,锦字愁教青鸟衔。--裒

百味炼来怜益母,千花开处斗宜男。--光

鸳鸯有伴谁能羡,鹦鹉无言我自惭。--威

浪喜游蜂飞扑扑,佯惊孤燕语喃喃。--裒

偏怜爱数螆蛦掌,每忆光抽玳瑁簪。--光

烟洞几年悲尚在,星桥一夕帐空含。--威

窗前时节羞虚掷,世上风流笑苦谙。--裒

独结香绡偷饷送,暗垂檀袖学通参。--光

须知化石心难定,却是为云分易甘。--威

看见风光零落尽,弦声犹逐望江南。--裒

三字解释及释义

三的含义

拼音:sān 繁体:三

三〈数〉

(指事。本义:数目。二加一的和)

同本义 [three]

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从三数。――《说文》

三,数名。――《广韵》

二与一为三。――《庄子·齐物论》

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――《老子》

王三赐命。――《易·师》。荀注:“三者阳德成也。”

结恨三泉。――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。注:“三者数之小终。”

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――《易·需》

纪之以三。――《国语·周语下》

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――《战国策》

又如:三叉(三歧的道路);三木(古时套在犯人颈、手、足上的刑具);三节(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、三月三上巳节、九

三sān

⒈数目字:~个。~人行必有我师。

⒉多次:再~叮嘱。~番五次。~思而行。~令五申。~复斯言。

⒊[三甲]〈古〉"殿试"中榜者(进士)的三个等级。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,分为三等即"三甲"。一甲,赐"进士及第";二甲,赐"进士出身";三甲,赐"同进士出身"。每甲各取有若干名,统称进士。元、明、清,殿试的中榜者,一甲只取有三名,二甲、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。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叫探花。

三sàn 1.多次;再三。